精致又平庸的大杂烩,令人惋惜的半步佳作——《铃芽之旅》个人简评

来源:哔哩哔哩 发布日期:2023-03-26 00:12:58

作为新海诚电影的忠实拥趸,得知《铃芽之旅》引进国内时,我是非常兴奋的,预售开启就早早买好了首映日的票。然而,当我走出影院回味时,我不得不说这是一部优点鲜明、缺点也同样突出的电影,并且和新海诚的其它作品相比,优点还可以说一如既往,但缺点绝对是有所放大的。新海诚在这部电影里倾注了许多想法,海报宣传的也是“集大成之作”,但很可惜的是,和大多数其他野心勃勃的电影一样,过多的想法往往适得其反,最终呈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注意:以下内容会涉及电影题材、场景、音乐、脉络、特有名词等浅层剧透,介意者可以暂缓阅读,先去体验电影。

“公路片”既视感的脉络


(资料图)

《铃芽之旅》的剧情没有在主角的家乡停留太久。跟随着要石大臣的步伐,主角一路游历九州、四国、神户、东京、到达故乡(没注意具体位置,大概是在福岛或仙台),基本穿越了半个日本。新海诚很聪明的选用了公路片为模板。公路片的一大优势就是空间随时间而动,在传统叙事的电影里,我们必须搭建起一个舞台,规定时间的流动,从而推动剧情的发生;而在公路片里,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路途上人物的羁绊自然会加深、旅行途中自然会遇到多种多样的矛盾使剧情一波三折、路途上的所见所闻自然会使人物得到成长。可以说,公路片特色的脉络使《铃芽之旅》前半段的效果还算不错,这种方式确保了至少在剧情节奏上,《铃芽之旅》不会出大问题。

但问题也是存在的。在旅行途中,主角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上船不用检票,想搭车就有人主动帮忙,没地方睡觉就有人主动邀请回家,没钱了还有人直接带回店里当小时工。太过顺利的剧情不仅会淡化人物塑造,同时还会使观众感到深深的违和感。我当时坐在银幕面前就像在看天书,除了感叹“女主运气真好啊”就只有尴尬了。新海诚或许是想加速剧情发展、或许是想突出民风淳朴,但这样的处理实在是不够好,以至于最核心的主角的成长、闭门师工作的牺牲性和神圣性都受到了削弱。

精巧的日本宣传片

我更愿意认为新海诚是为了突出民风淳朴,因为从电影的场景和画面来看,这部电影还可以称之为一部优秀的日本宣传片。公路片自然要描写沿途的景观,而这也恰恰是新海诚的长处。

在这方面,这部电影还是延续了以往的水准,无论是九州的小镇、四国的濑户跨海大桥、神户的夜景,都鲜明的展示出了当地最美好的景观。同时,对新干线的吹捧、给手机nfc付款的特写、罗森便利店里的外国友人,都在潜移默化中宣传了当今日本的先进现代化(虽然身在中国确实对这些羡慕不起来);而对民众的平和安定、对关东大地震和311海啸的侧面描写,也体现了日本人民族性中好的一面。如果你从这部电影了解日本的话,浮现在眼前的可能是地上天国般的景象,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成功了。对于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宣传,咱们的文宣部门可以学习一下。

特色鲜明的高质量配乐

本作的配乐还是可圈可点的,而且特色鲜明:既然以神话奇幻为题材,那就以宗教为风格。更何况日本的宗教音乐的空灵和肃穆性是比较突出的,当作配乐也很合适。“宗教感”在刻画大场面时是很好用的,无论是末日般的毁灭景象、还是神圣的神启景象,都具有深刻的“宗教感”,这种“命数已定”的感觉最能够调动起观众的情绪,也最能为角色的情感爆发提供依据:在这些场景下,一般的理智和逻辑已不重要,感性的情绪占了上风,遵循第一感做出的判断在当时不会有人质疑。新海诚在这方面是高手,《铃芽之旅》也不例外。

另外,在芹泽车里旅行时的怀旧音乐选曲也是非常棒的,值得仔细欣赏,但我对这部分内容不太了解,就不班门弄斧了。

独特的题材:神话与现实

新海诚近三部电影都是以奇幻为主题,而《铃芽之旅》无疑是其中最贴近日本神话和现实的一部。

日本自古以来便是地震多发地,文明在这样的土地上发展,必定会衍生出关于地震的神明和传说。而本片中的要石、蚓厄,在日本神话中也有其原型。在神话中,地震的发生是因为日本岛地底有一条巨大的鲶鱼,它的活动使地上发生地震,而为了阻止地震的发生,武甕槌大神用要石压住鲶鱼的头和尾,使其不能乱动。祭拜武甕槌大神的鹿岛神宫,也是日本历史最悠久、地位最重要的神社之一。

而在现实中,日本人与地震的斗争也不乏灾难和牺牲。100年前的关东大地震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重创了日本的国运,给跑步进入列强的日本当头棒喝;12年前的3·11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不仅使许多沿海的村庄直接消失,数十万人受灾,还导致了福岛核事故这样的严重灾难,对日本乃至世界的创伤至今仍未消除。铃芽作为3·11地震的受害者和幸存者,其受到的心理创伤也是很多日本人至今的难言之痛。

故事中常常出现的废墟也映射出了日本现今的社会问题。废弃的温泉度假村、废弃的中学、废弃的游乐园,虽然地点各异,但共同反映出的是日本经济在泡沫破裂后陷入停滞,旅游业失去活力,同时面对老龄化和乡村消失、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趋势,一些黄金时期建设的基础设施逐渐废弃的社会现实。这些废墟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但终因现实所迫无人问津、日趋衰败。

新海诚愿意在这些问题上着笔,在当今异世界王道当道的业界中,是很难得的。然而,由于时间过于紧凑,剧情无法充分的将这些要素一一表达清楚,不免令人遗憾。

以上大部分是《铃芽之旅》的优点,但可惜的是,在更为重要的人物和剧情上,《铃芽之旅》缺点重重。可以看出新海诚想要突破自己,想要在一部电影中尽可能表达更多的东西,但122分钟的时长显然不足以支撑他的设想。

注意:以下内容将涉及具体剧情,属于重度剧透,建议未看电影者暂缓阅读。同时,主观表达很多,不喜勿看。

平庸的人物塑造:“脸谱化”和“工具人”

人物是电影的灵魂,然而《铃芽之旅》的人物塑造只能用“平庸”二字形容。

主角的脸谱化严重。铃芽和其他新海诚电影里的女主很像,但还有自己的特点;草太的塑造简直就是依托答辩,经典的亚萨西温柔帅哥模板,但除此之外再无特色,前期划水后期掉线,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加以塑造,甚至不愿用插叙加以补救,以至于哪怕是电影后期的芹泽君塑造都比男主完善。更可怕的是,草太塑造的缺位直接把核心人物铃芽的行为动机和逻辑完全打乱了,导致整部电影到后期剧情突兀,不知所云。

姨妈作为和铃芽相依为命的亲人,是“亲情”主题的关键人物,也是本片中我认为为数不多塑造的还不错的人物,但也有问题和缺陷,具体放在下文细说。

大臣纯纯小丑,前期不让说几句话,搞得像QB一样,所有的黑锅都让它背;突然,没有任何预兆,电影告诉我大臣只是想讨铃芽欢心,最后还牺牲自己把草太救回来。。我只能说呃呃,这比完全反派还令人恶心,完全的反派还可以昂首挺胸说一句“我是为了自由,而且你们擅自解开了封印,就要承受代价”,哪怕这样还合理些。现在呢?没有任何铺垫、没有任何伏笔、没有大臣的心理活动,直接突然转折硬逼观众接受。我们不知道大臣为什么不愿当要石、为什么要带男女主找往门、为什么最后回心转意、神明对人世的看法究竟如何,最后留下的只有一个带路卖萌的工具人,一个可怜可恶的舔狗。

其他人物连“脸谱化”的机会都没有了,与其说是“塑造”,更不如说是“调用”,因为根本没有塑造这一过程,而且用的也很差劲。只剩下了客观的功用,是彻头彻尾的工具人,只为了推动剧情发展而服务。

令人惋惜的剧情,半步佳作的窘境

人物的塑造离不开剧情,这也是让我特别惋惜的一个点:因为想讲的太多,导致每一部分剧情都无法达到优秀的水准。

在感情线上,新海诚显然不满足于简单的男女爱情,选择加入了亲情、友情、陌生人间的善意,意图在电影中通过围绕铃芽的众多感情描写人物的成长和自我救赎。但是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铃芽之旅》的描写都难称出彩。

铃芽对草太的爱情始于字面意义上的一见钟情——长得帅就是这么简单。但是草太对铃芽的情感是需要发展的。电影里草太变成椅子后,受限于不能太过显眼+诅咒带来的生命力流失,无法和铃芽做过多的交流,更何况电影后期就是铃芽的独角戏,草太基本处于缺位的状态,这就导致电影对男女主交流和感情的描写也并不丰富,草太明确对铃芽的心意的时间很模糊。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不是双向奔赴的爱情在巨大的代价面前是很脆弱的。体现在电影里就是我们无法得知草太对铃芽关心的话语是出于单纯的闭门人的责任感还是爱情,但旁人能看到的是铃芽是在为一个“一见钟情的帅哥”冒着家庭隔阂的危险、冒着被人误解的风险、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而行动。这种错位感如此之大,以至于铃芽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一种“恋爱脑”的既视感。如果说在前期,男女主还是面对着现实中将要发生的地震危机,是为了救人而行动的话;那么到了草太成为要石之后,这一立场也不存在了,甚至铃芽是要破坏已经成型的要石封印,是前半段立场的反面。当然,我们知道大臣和左大臣是一定会帮助铃芽的,事情还不至于演变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但是东京的铃芽可不知道,所以她行为的合理性依然不足。

再说亲情部分。新海诚决定描写亲情的想法是值得赞扬的,这部电影里的亲情也值得书写。一个在灾难中失去母亲和家园的孩子,和一个为了抚养侄女失去了12年青春的姨妈,这样的家庭一定是值得去细致描绘的,我们能在这个家庭里看到“家人关系”的所有侧面:爱与被爱、矛盾与冲突、伤痕与牺牲、交流与冷战,误解与包容,新海诚也尽力让自己的电影中的这段关系包含这些元素。

但是太赶了,真的太赶了,留给亲情的篇幅是如此之少,铃芽和姨妈前十二年的生活没有一点描写,我们只能知道故事开始后姨妈对铃芽的关心,而这也仅仅停留在便当、短信之中,缺乏正面的直接描写。这不够,尤其是还要支撑起服务区冲突这种情感充沛的情节,要支撑起新海诚想讨论的一体两面、相互理解的议题,更是远远不够。这份爱一定要是够分量的,复杂纠结的,是12年来的每一分每一秒凝结成的,一定是能够打动观众的,而不是轻飘飘的背景板,一句一笔带过的“由题易得”。这是我觉得非常难受的地方,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议题,创作者也不是没有大书特书的意识,但最终呈现出的结果却是轻描淡写的,真的太可惜了。

博采众长但不够熟练的技法

新海诚在执导电影上是有肉眼可见的进步的,大胆采用各种新的表达方式,学习其他导演的优秀技法,拍摄出一部不那么新海诚的新海诚电影,是新海诚在这部电影里展现的野心。但也正是这种“博采众长”,导致新海诚在运用技法时肉眼可见的不熟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电影的发挥。

隐喻是这部电影中的新特色。大臣和左大臣的一体两面,尤其是左大臣在服务区的登场时机,个人认为是为了隐喻人情感中的双面性:正面和负面相一体。姨妈对铃芽的爱自然是有目共睹,但在铃芽看来或许有时也就像大臣那样给自己增加了很多麻烦,反而不会去理解;但姨妈难道就没有负面情绪吗,就不会觉得这份爱太过沉重吗,一定有的,并且在服务区冲突中表达了出来,而在这之后,左大臣出场,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但是,还是前面的问题,太仓促了,这段情绪爆发突如其来而又随风而去,根本没有在观众心中留下太多的印象,这种隐喻又怎么会很容易地被察觉到呢。

另外就是对伏笔的处理一言难尽,明明前期有那么多惊艳的idea,但在后期都没有体现出来。比如关门时为什么要感受当地以前的生活气息,这个地方展开来写完全可以描写一个地方废弃前/被摧毁前人们的生活,可以进一步展现如此美好的生活被不可抗力打破的惨状,可以借此升华闭门师的工作,可以展现对灾难的敬畏和对受害者的同情。然而,这个idea只是浮于表面,再没有深入的描写了,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再比如为什么门都开在废墟里,这也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而且草太开篇对铃芽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哪里有废墟,这个问题不解释清楚确实让人心痒。

公路片和灾难片的特点新海诚也都学了,但还是那个问题,他刚刚学会了如何拍一部运用多种技法表达自己思想的作品,却还不能熟练的运用这些技法把自己的思想完完整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好了,说了这么多,有人会问:这些问题别人也有,新海诚也算不上犯了什么大错,甚至还有突破,电影也算中规中矩,何必这么苛刻?

对于我个人来说,原因只有一个:这部电影本可以做到更好,它的构思本足以支撑一部有深度的佳作。

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十全十美的话,《铃芽之旅》究竟是想讲什么故事。是爱情吗?是玄幻吗?是冒险吗?是拯救世界吗?都不是。

《铃芽之旅》真正要讲的,是一个经历灾难的少女在旅途中治愈自己的心理创伤,学会爱和被爱,最终回到原点,与灾难和过去和解,拥抱未来的故事;是一个灾难受害者和幸存者的自我救赎。新海诚想借铃芽的旅途,安慰所有在3·11地震乃至其他灾难中受到伤害的人。

在影片最后,铃芽将椅子交给了小时候的自己,也完成了一个轮回——哪怕灾难带来的伤害终生难忘,但不要让悲伤将自己拖入阴霾,要相信爱自己的人还会出现,陪伴在我们身边;要相信新的相遇和故事总会开始;要相信更好的明天一定会到来。

灾难是人类文学永恒的母题,也是最广大、最深刻的母题之一。在这个母题中,单纯的爱情亲情友情等一切美好的关系和情感都被囊括其中,在灾难的残酷压力下被锻造打磨,合并成为最闪耀的两个词——“爱”和“希望”。《铃芽之旅》的现实背景和底层构思并不差,视听觉效果也数一流,但在由于时间的过于仓促和剧情编排本身存在的问题使最终的结果仅仅是差强人意,不免令人惋惜。

走出影院时我想,要是再给新海诚半个小时,他或许能够把这个故事讲得更好。

在这样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12年间铃芽和姨妈相濡以沫的经历,看到草太如何一步步爱上铃芽,看到大臣的心理独白,看到一个少女用16年战胜过去的阴影的一路历程。走出影院时我会惊喜地说,《铃芽之旅》是我看过的最棒的动漫电影,新海诚他确实做到了。

然而就像灾难中的所有遗憾那样,可惜没有如果。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x 广告
财务 报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科技先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